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等方面精准施策,特别是四季度以来,全市狠抓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进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用足用活纾企解困政策,提振企业生产信心,持续推动经济稳步增长,1-11月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工业生产平稳,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0.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9%。从支柱产业看,全市六大支柱及特色工业增加值增长7.1%。其中,清洁能源增加值增长2.3%,富硒食品下降9.2%,纺织服装增长15.3%,新型材料增长12.2%,秦巴医药增长38.6%,装备制造增长32.0%,特色工业增长26.3%。从产品产量看,全市有57.9%的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较1-10月增长面下降10.5个百分点。其中,鲜、冷藏肉增长38.2%,化学药品原药增长12.2%,精制茶增长10.5%,水泥增长5.1%,发电量下降37.9%,包装饮用水下降44.1%,商品混凝土下降26.1%。
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1-11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40.1%,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46.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3.2%,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48.6%。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较高。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较1-10月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3.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5.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41.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1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8%;社会资本投资增长25.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4%。分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增长22.1%,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下降2.1%。
消费市场发展良好,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1-11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3%,较1-10月加快0.6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1%,乡村增长20.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增长10.9%,商品零售收入增长12.6%。
商品零售拉动有力,22类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类值中,15类实现正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4.9%、汽车类增长8.9%(新能源汽车增长2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7%。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成效持续显现,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当月增长12.7%,其中能效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商品当月增长61.6%。
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活力增强。据海关统计,1-11月,全市进出口总额21.70亿元,增长23.6%。其中,出口21.55亿元,增长23.0%;进口0.15亿元,增长2.8倍。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中长期贷款持续增长。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21.71亿元,增长8.2%,较年初新增187.8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41.70亿元,增长7.1%,较年初新增95.1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1186.07亿元,增长7.9%,占全部贷款比重为82.3%。
财政收支持续增长,非税收入增速较快。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65亿元,增长5.6%。其中,税收收入21.52亿元,下降1.0%;非税收入14.13亿元,增长1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0.27亿元,增长5.5%。
经营主体保持稳定,各类企业增速有所回落。据市场监管部门统计,1-11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3262户,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6155户。截至11月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累计达29.27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97万户,增长3.8%,较1-10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下一步,“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贯通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工作部署,坚定信心、正视问题、有力应对,找准政策发力点和工作结合点,抓好今年增量政策落实和明年新增政策衔接,持续激发市场需求潜力,不断巩固经济发展势头,确保今年顺利收官、明年稳健开局。”市统计局局长吴虹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