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基础,4月14日,宁陕县司法局组织开展全县人民调解案卷集中评查,通过“精准评查、靶向整改、长效提升”三措联动,推动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一、精准评查强基础,拧紧质量“安全阀”
严格对照《宁陕县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组建由各司法所骨干组成的评查小组,对530份调解案卷开展全覆盖审查。聚焦材料完整性(调解申请书、调查笔录等12项必备要素)、程序合规性(纠纷登记等流程)、法律适用准确性,重点筛查“记录缺项”“协议条款模糊”等高频问题。现场建立《问题台账》,分类记录3类共性问题、11项个性问题,确保评查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
二、靶向整改促规范,打通落实“中梗阻”
坚持“评查不是终点,整改才是关键”,将评查结果与“以案定补”经费挂钩,对问题案卷逐一反馈责任单位,明确5个工作日整改期限。通过全县通报晾晒问题,倒逼调解员强化“文书即口碑”意识。针对“调解文书记录不规范”等业务短板,同步启动“一对一”个案指导,由律师对疑难纠纷调解方案“把脉问诊”,推动整改成效转化为群众认可的“调解公信力”。
三、长效提升固根本,构建质量“闭环链”
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制定“实务培训+规范指引+动态跟踪”组合措施:下一步将举办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基层高频矛盾调解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围绕证据收集、协议起草等实操技能授课;修订《宁陕县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及《调解案卷评查细则》,细化文书制作规范;建立季度抽检机制,对整改后案卷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实现“评查—整改—提升”螺旋式上升。
此次专项行动是宁陕县司法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通过全流程质量管控,既压实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调解责任,也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法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