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司法局 > 司法行政工作 > 基层传真 > 正文内容

石泉喜河:多措并举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作者:蔡星宇 胡小西 发布时间:2023-10-10 14:39
分享到:

“谢谢你们帮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解决了我带娃的实际困难,我今后一定好好改造!”近日,石泉县司法局喜河司法所运用“3+”机制为社区矫正对象刘某在当地某劳务工程有限公司寻得工作,刘某真诚的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石泉县司法局喜河司法所紧紧围绕主动、民生、活力“三个司法”,积极落实“3+”机制,坚持落实落细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各项措施,全力达成严守底线、辖区稳定”这一目标,助推平安建设走深走实。

“线上+线下”打造常态化监管机制

线上落实信息化核查制度。按照“一日三定位”要求,运用网站系统、手机电话、微信实时定位、视频语音、在矫通等多种渠道,对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信息核查,对越界报警信息实时核实处理。特别是对于请假外出、居住地靠近汉阴两县交界处的人员以及重要时间节点,不定时抽查,杜绝“人机分离”和“不假外出”,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动态的精准掌握。

线下落实定期走访制度。按照分级管理,通过实地多方走访和“面对面”交流,对社区矫正对象做到“六清”,即基本情况清、行动去向清、生活状况清、社会关系清、现实表现清、心理状态清。对发现社区矫正对象存在心理问题和思想上的不稳定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教育引导其遵纪守法。

“警示+普法”打造系统化教育机制

以警示教育提升敬畏之心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观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国家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警示教育纪录片,集中学习被撤销缓刑的典型案例,身临其境参加本县社区矫正对象被撤销缓刑的现场宣告,对社区矫正对象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自我约束力,自觉接受监管和教育矫正。

以普法教育增强守法观念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我要上讲台,争做好公民”主题活动、参观县法治教育基地,每月至少开展两次集体普法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陕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学习内容;同时,不定期通过微信推送道路交通、禁毒禁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法律知识,督促社区矫正对象做好学法笔记。通过学法,提升社区矫正对象守法意识,杜绝重新违法犯罪。

“修心+帮扶”打造人性化帮扶机制

从心矫正树立正确三观认真开展入矫教育,扎实上好社区矫正“第一课”,教育引导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正确认识社区矫正的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社区矫正的监管规定、相关权利义务,鼓励其放下思想包袱。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两次公益活动,如到敬老院开展义务劳动、到学校开展义务法治宣传、参加集镇环境卫生整治等,培养社会责任感,帮助修复社会关系。组织参加县局心理辅导专家开展的心理评估、心理课堂、心理疏导等,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勇敢面对不良心理状态,掌握合理宣泄技巧,通过自我调试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防止发生偏激行为。

帮困扶助照亮未来路。加强就业指导,一方面积极推送转发本地招聘信息,鼓励其选择合适岗位应聘;另一方面运用社会资源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门口就业”的困难。开展帮困慰问,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走访帮扶、开展节日慰问,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和米面油等物资,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发挥职能作用,对社区矫正对象与他人的矛盾纠纷及时排查、预防、调解,维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