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司法局 > 司法行政工作 > 基层传真 > 正文内容

紫阳毛坝:“一站式”集成平台让群众“进一扇门,解一堆结”

作者:冯圣国 发布时间:2023-05-19 09:00
分享到:

    “毛坝镇这个一站式平台好啊,要是早知道我们就不用折腾半年还花几大千路费了!”紫阳县毛坝镇辖区内龙某感激不尽的说道。

原来,龙某(男)与魏某(女)多年夫妻感情不和,长年在外各奔东西,春节回家过年之隙向紫阳县民政局递交了离婚申请,但因冷静期的强制规定,当时无法取得离婚证,各自过完春节后继续分隔两地。近日,俩人约好回紫阳领取离婚证,不料走进政务服务大厅,却告知错过了冷静期,该申请事由已失效,需重新申请。俩人沮丧地回到毛坝街道,路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门口时,看到大厅里的法律服务岗,便驻足进入,随意请问,当值班法律服务人员听完叙述后,告知他们:“如果确属自愿,当即就能在毛坝办理”,俩人听完很惊愕地看着公共法律服务人员,值班人员于是现场对俩人的身份进行核实,对子女、财产、债务问题进行调解,达成书面协议后,代理女方书写了离婚诉状,收集好证据材料后,直接带领俩人来到隔壁的人民法庭进行“诉调对接”。仅仅半小时,法官便办完一切法律手续,当场向俩人送达了《民事调解书》并颁发了离婚证。

龙某与魏某二人来回奔波几千公里,几进几出也没能解决的烦心事,就这样在一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小时内给解决了。俩人喜出望外,在说完“我们与其痛苦地组合着一个家庭,还不如早早分开来,过出两段更幸福的人生”的真实感受后,如释重负,感恩不尽地离去。

诸如这种离婚纠纷,群众可以找民政部门也可以找法院解决的案例在基层比比皆是!再如土地界纠纷,群众可找村委会,也可找包组联户干部,也可找农综站,也可找司法所,也可找土管所。一件纠纷群众可以找好几个部门,每个部门出于自身职能给予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最终化解效果也不尽相同矛盾纠纷“多头进多头出”,往往不能正确对纠纷当事人上好“第一课”,致使群众“人云亦云、众说纷纭”,当事人无所适从加之,很多时候群众更需要一名直接的法律服务代理人帮助,才能使自身的诉求进入合法渠道,但又不可能事事斥资请律师。面对这样的囧境,怎么办?

紫阳县毛坝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大胆创新社会管理,在建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硬件的基础上,引入“老支书”调解团为代表的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信访、综治、政法等工作人员入驻工作站,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依托建立起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镇党委赋予综治中心案件分流、指派、督办的权力;司法所安排政治过硬、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坐诊”,对无法当场化解的案件,司法所根据案情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法治建议报镇综治中心,综治中心统一进行分流、指派、督办;镇级各部门对矛盾纠纷、信访类事项直接引导群众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接待登记,不再“第一诊”。为保障“一站式”平台有效运行,该镇党委出台了《毛坝镇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实施方案》,制定了《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流程图》,明确了接待登记、线上线下咨询、分析研判、分流、交办、督办、“无忧调解”、“三调联动”、“诉调对接”等职责、标准。这样集信访、综治、政法、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安置帮教、诉调对接、行政处理等多个“线路板”于一体的“集成主板”成为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实现群众“进一扇门,找一个人,解一堆结”。

紫阳县任河商贸公司因土地流转纠纷,面对1万多元的药材种子无法下地的困境,报着试试看的心态,一个电话打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没想到仅仅这一个电话,该平台就实现了人民调解与村集体、农综站、司法所的系统运转,第二天就把纠纷事实调查清楚,找出了争议焦点,提出了调解方案,很顺利地就达成了调解协议。

竹山村的玉某(女)因同居关系解除纠纷涉及到户口分离、子女抚养问题,经村级组织多次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玉某与柏男多次抓扯、辱骂、打斗,柏男扬言要玉某的命,纠纷一度失控。村干部指引玉某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寻求帮助,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考虑到协商难度大加之户口分离必须要有法律文书等因素,就直接引导当事人到大厅法律服务岗,法律服务人员现场签订委托代理合同,该纠纷顺利导入诉讼程序审理结案。

“一站式”平台直面矛盾纠纷,不仅方便了群众咨询少跑路、少进门、少找人,而且最大效率解决了“疙瘩”,更重要的是规范了纠纷的化解秩序,自2022年10月毛坝镇创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以来,已接待群众咨询465人次,进行心理疏导25人,预防信访矛盾纠纷13件,稳控信访2人,化解矛盾纠纷75件。纠纷化解机制创新以来,1赴省进京信访案件恶性治安案件民转刑案件发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