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的普法宣传工作,按照中、省对“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要求,安康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自11月以来,积极组织各县区、各部门开展形式丰富的“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报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图的浓厚氛围。
一是紧扣重点普法对象,培育法治理念
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始终是全民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12·4来临之际,为加强“关键少数”的普法宣传教育,继“市直领导干部法治讲座”之后,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11月15日在汉滨区初级中学成功举办“七五”普法法律进校园专题讲座,邀请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褚宸舸为在校师生5700余人做了关于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的主题法治讲座,着力培育青少年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信仰,养成良好法治习惯。
二是举行法治文艺巡演,渗透法治精神
11月以来,组织大型法治民歌剧《村官巧断家务事》,在全市10县区开展巡回演出,并于11月28日在西安广电大剧院进行了汇报演出。剧情主要包括普法宣传、精准扶贫、乡村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充分体现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风貌、法治建设的新成果,剧中声情并茂的唱腔和波澜起伏的剧情,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观众的好评。该剧以现场演出和网络直播方式同时推出,近110余万人观看,于无形中向受众渗透了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为推动全市乃至全省法治宣传教育步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举行活动启动仪式,高点打开局面
12月4日上午,成功举行了安康市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邹俊杰,副市长杨尚伟,市政协副主席孟平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命名表彰了15名“第二届金牌人民调解员”和179个“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0名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人员面向国旗进行了庄严宣誓,首届金牌人民调解员代表和人民监督员代表对任职以来工作情况作了述职报告。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区检察院、司法局分管领导,安康市第二届金牌人民调解员,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代表,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人员,市司法局全体干部等15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四是组织集中宣传活动,营造法治氛围
积极组织全市10县区在国家宪法日当天开展了形式丰富、有声有色的集中宣传活动。12月4日下午,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市综治办在汉滨区白天鹅广场开展了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平安法治文化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市人大机关、市政府办、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等市区80多个部门在广场设立咨询台,向广大市民普及法治知识,解答法律咨询。旬阳、石泉、镇坪等10县区也分别开展了向宪法宣誓、法治书画展、“七五”普法成果展、现场有奖竞答、播放法治音视频等集中宣传活动。据统计,仅此次集中宣传,全市共免费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普法环保袋、普法围裙等宣传品近30万件(册、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营造了浓厚氛围。
五是改版普法广播栏目,强化舆论引导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12月4日,安康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安康人民广播电台在原有《法治之声》普法栏目的基础上,升级改版,全新推出了《与法同行》普法广播栏目,持续邀请“三官一律”及全市相关部门业务骨干走进直播间进行普法宣传;结合普法重点内容,增加《跟着广播学党章》、《学习十九大,开启新征程》环节,准确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类法律法规,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充分发挥媒体普法功能,为培育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建立法治思维起到了良好推进作用。
六是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共建普法大格局
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能,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涉及谁普法”的普法责任机制,在本系统本行业内部积极开展了国家宪法日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多层次多角度推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普法大格局。
市人大机关在中心广场设立了法律咨询点,向人民群众发放《安康市地方立法条例》、《安康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展示安康地方性立法的最新成果,并就下一步立法工作,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
安康两级法院同步举行了向宪法宣誓活动,全市法院258名法官分别在两级法院分会场,面向国旗、高举右手,庄严向宪法宣誓。
市公安局组织治安、消防、交警、禁毒、经侦、反恐等各警种部门参加了集中宣传。恒口交警大队在12月4日开展了“送法进社区”全民普法宣传活动。
市农业局组织开展“送法进园区(村)”活动,对400余户农户进行了现场指导和涉农法律法规培训。
各行业各部门普法宣传活动的开展,有力推进了法治安康建设,促进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推动全市追赶超越、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