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司法局 > 司法行政工作 > 司法动态 > 正文内容

市司法局倾心“四聚”当好“四员”助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追赶超越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26 09:41
分享到:

“2017年上半年,全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916件,调解成功5709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04件、提供法律服务事项477件、提供法律咨询208件;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261人、解除矫正3131人;无缝衔接刑满释放人员578人、帮教578人;举办首届高校法治文化节、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制作普法节目26期、播出78次、开办“三长大讲堂”、加强‘ 七五’普法宣传……”, 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数字、一项项倾注心血的工作、一个个成绩斐然的亮点,无不凝聚着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辛劳汗水,印证司法行政系统的勤勉与努力,彰显着司法行政工作的拼搏与奋进……

聚心“七五”普法,当好法治工作“宣传员”。“法以砥焉,化愚为智”,推进依法治市,普法乃安邦固本之基。安康市司法局以“七五”普法为核心,积极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推动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加速运行。举办了以“弘扬法治舞动青春”为主题的安康首届高校法治文化节,由“快乐普法”线下预热赛、百名高校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网络安全法》专题宣传活动、“与法同行”法治微电影大赛展播评比活动、高校普法研讨会等6大系列活动组成。活动通过深度专访、互动游戏、网络直播等多层次、裂变式传播,曝光总量达1050万次;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成功举办第一次“快乐普法”线下比赛;办好法治之声广播栏目,邀请“三官一律”、法律学者以及行政执法人员走进演播室以案说法,上半年共制作普法节目26期,播出78次;举办全市“七五”普法骨干培训班,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建立, 56个单位完成普法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全市学法普法大格局正如火如荼高潮迭起。

聚力人民调解,当好矛盾纠纷“化解员”。人民调解是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安康的重要“助推器”,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安康市司法局联合市妇联、市中院、市综治办、市民政局、市法学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县区设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联合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联合市住建局出台了《关于建立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班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培训班,全市350余名培训对象参加培训;扎实开展“走基层抓化解、强基础促和谐”主题月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司法行政干警、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律服务,努力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上半年全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916件,调解成功5709件,调解成功率96%;印制发放《陕西省人民调解员管理服务办法》宣传手册3000余本,有效实行调解组织全覆盖、调解职能多层次、调解平台宽领域、调解领域大延伸。

聚情特殊人群,当好社会稳定“管控员”。特殊人群的规范管理对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作为监管单位,安康市司法局一直十分重视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工作。半年来,市司法局扎实推进“五化一保障”体系建设,10个县区全部建成功能区划合理、软硬件设施完备、制度规范统一的社区矫正中心;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共有专兼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433名,社会工作者8人,发展社区矫正志愿者1687人;社区矫正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运行平稳,上半年录入信息1156人,录入率100%;对521名社区服刑重点人员实行手机定位监控,依法使用强制处罚措施,警告98人、撤销缓刑、假释25人,收监执行22人,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261人,解除矫正3131人,在矫1130人;积极落实刑满释放人员三级衔接机制,努力实现无缝衔接,上半年衔接刑满释放人员578人,帮教578人,有效减少和预防刑满释放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

聚智法律援助,当好群众维权“服务员”。结合脱贫攻坚,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将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放宽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两倍以内(含两倍)执行;加大法律扶贫力度,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全市贫困村法律顾问全覆盖;规范“12348”法律援助专线值班工作,提升服务质效,累计接听和解答法律咨询1689人次;加大中彩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实施力度,办理中彩法律援助案件123件,申报项目资金30万元;围绕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宏伟目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成立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服务团,上半年为2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事项477件次,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撰写的议案、提案提供法律咨询208件次,为306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担任法律顾问;组织开展“加强行风建设,提高公证质量”专项活动,推进“阳光司法鉴定”,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504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