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司法局 > 司法行政工作 > 司法动态 > 正文内容

奏响金州大地的司法为民之歌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07 16:05
分享到:

  近年来,市司法局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帮民之所愿,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奏响了一曲响彻金州大地的司法为民之歌。

建立一个家, 让失足浪子重新扬起生活的航帆

走进汉阴县三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新航之家”安置帮教基地,这是一个临时过渡性基地,也是陕西省第一个挂牌的 “新航之家”。

在这里,有8间房屋,分别布置了谈心室、培训室等功能用房,在屋内张贴了励志名言,在书架上摆放了法律书籍……。

在这里,先后有58名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有了工作、学到了技能、开始了新的人生。

这就是市司法局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帮助特殊人群重新融入和回归社会的“新航之家”,也是市司法局“践行群众路线,推进司法为民”的创新之举。

目前,全市各县区已建立12个新航之家安置帮教基地,都健全了无缝对接“安其身”、人文化关怀 “暖其心”、安置过渡“用其长”、培训教育 “育其人”、 信息档案 “知其行”等五项工作机制,已累计安置“三无”人员164人。

市司法局局长廖坤波说: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走出高墙后,有的缺乏谋生手段,无业可就,有的还面临家庭变故,无家可归……。我们通过建立“新航之家”,让他们得到政府及社会的关爱,帮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航帆。

我市创新新航之家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的做法,引起了中央综治办和省委政法委的关注和重视,先后有中央综治办综治二室陈显辉主任、省委常委政法委安东书记等领导到基地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纪实》栏目进行了报道。先后有山西省运城市司法局、我省西安、商洛、渭南市司法局等兄弟县市来参观交流。20138月,省综治办、省司法厅在安康召开“全省安置帮教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暨特殊人群帮扶雨露行动启动仪式”现场会,并在全省推广安康市“新航之家”工作经验。

铺织一张网,让困难群众共享法治的文明

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困难群众享受法治的文明,有效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市司法局不断推进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建设,在市县设立法律援助中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依托镇(办)司法所设立镇办法律援助工作站161个,在工、青、妇、残联、老龄委联合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50个,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现有法律援助工作者349人,其中,专职人员19人,兼职146人,志愿者184人,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能力普遍增强。汉阴县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命名为全国“法律援助示范窗口单位”,有4个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被省司法厅命名为全省法律援助示范点。

贴心的便民措施更是让群众交口称赞。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维权、农民工讨薪案件一律实行无条件受理,对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群众实行电话预约,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在市县法律援助中心设立的“12348”法律援助咨询专线,也是方便群众咨询法律的重要渠道,每年咨询2000余人次。

   自2012年以来,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188件,年均增长12%,受援人数达6123人,年均增长11%。市司法局2次被全国妇联表彰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

筑牢第一道防线,让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

2013年,全市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315件,调解成功15826件,调解成功率达97%,大量的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为群众解开了疙瘩,理顺了情绪。人民调解真正起到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也越来越重视。2013年3月25日,市政府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成立市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区也不断加大人民调解经费投入,积极采取“以案定补”或“以案奖补”等办法,提高人调解员的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各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截至20143月底,全市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2641个。其中,镇(办)调委会161个,村(社区)调委会2399个,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42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35。平利、紫阳、宁陕、岚皋4县建立了县人民调解中心或人民调解调委会。全市共有人民调解员13882,80%的人民调解员都接受了省市县司法行政部门分层组织的业务培训。全市80%的调委会达到司法部“五有、六落实、六统一”的标准,提升了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

人民调解工作紧跟百姓需要。近几年来,全市医疗纠纷呈频发态势,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如何有效化解医患纠纷一直当前社会的难点和热点。20139月,独立于医院的市级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组建了医学、法学专家库,聘任了5名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较高调解技能、热心调解事业的专职调解员,落实了150平方米调解和办公场所。自成立以来,接访群众300余人次,成功调解疑难重大医疗纠纷近百件。

市医调委专职调解员巩伟军说:“市医调委运行以来,坚持站在第三方公正的立场,既有效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医院的公共医疗秩序,受到了医患双方的一致欢迎”。

弘扬一种精神,让法治文化浸润百姓心田

法律只有进入人的内心世界,被人真正信仰和信赖,才能有力量,才能有权威。在多年的普法实践中,我市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文化建设相融合,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公共精神和社会理想,转化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着力构建以新闻媒体为主渠道的多形式、多元化、广覆盖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近年来,全市已开办报刊法治专栏2个,电视专题节目2个,广播节2个,市级部门和机构网站普法专栏及专门普法网站87个。安康电视台《平安建设法治安康》、《现在开庭》等栏目已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法治文化“大餐”。

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街区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全市共建立法治广场(公园)11个,法治文化街186条、法治文化墙1600余面。白河县狮子山法治文化广场、紫阳县紫府路法治文化街被命名为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与时俱进的法治文艺巡回演出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接受法治的熏陶。各县区精心编排了法治文艺节目在全县各单位、企业、学校、村庄进行巡回演出,受到了全县百姓的热烈欢迎。旬阳县编排的《法律六进好》节目在2013年陕西普法模范颁奖典礼上进行了汇报演出。

普法微信、普法微博、普法手机报成为法治文化的新形式、新载体。10个县区开通普法微博,6个县开通普法手机短信。市司法局编发的《安康普法手机报》、宁陕县制作的“法律扑克”、岚皋县制作“法治挂图”、白河县制作的“普法购物袋”、石泉县制作的“普法雨伞”,有效地增强了法治文化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司法为民,永无止境。安康司法人正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敢于担,锐意创新,在推进法治安康建设的进程中不懈的探索着,努力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