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司法局 > 司法行政工作 > 司法动态 > 正文内容

一堂法制课,一个老司法员的故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4-08 10:52
分享到:

    “学法律、讲安全、放学回、排排队、买食品、看标记、防伪劣、保健康.....”, 3月31,在太山庙中心小学的法制课上,身为宁陕县司法局太山庙司法所司法助理员的田启超正在教同学们唱一首新的法制歌曲,校园里传来同学们稚嫩的歌声。像这种情况,对于田启超来说,已不是头一次了,对于他来说,这些都已成为他工作中的一部分了。

 



    1983年,通过参加考试后,田启超被分配到了宁陕原新建乡工作,1993年任新建乡司法助理员,从此,他就在这里扎下了根,21年,身边的人走了又来了,换了一批又一批,而他依旧坚持在司法行政岗位上。21年来调处矛盾纠纷600余件,走遍了273平方公里的土地,太山庙有6,28个村民小组,1413,55717人,7个镇村调解委员会,51名人民调解委员,98名治安中心户长,这些数字和人他都再熟悉不过。发生矛盾的农户家里都留下了他调解矛盾的画面,每个村组、农户、学校、企业、田间地头都有他宣传法律知识的身影,为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为农民朋友们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默默的奉献、耕耘。

    工作中,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年纪大了,对电脑不太懂,他就自己学,向年轻人请教。司法行政工作平台的数字统计、社区矫正定位系统等等,都是在电脑上完成,他每月按时准确上报,司法所的内务软件资料也做得规范、齐全。以前调解矛盾都是靠走路,几十年间累计走了10000公里, 6村、28个村民小组他不知道走了多少次。现在公路通了,镇政府的车有时候忙不过来,可当得知矛盾需要调解时,不管多远,他还是坚持走路去,他说哪里有矛盾就去哪里,要及时去及时化解,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百姓干一点事实。20135月至今,他一个人支撑一个所,54岁的他把司法所各项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圆满完成任务,在12个所的评比中夺得第一名。

    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新任务。平日里对镇辖所有矫正对象进行监管、定期查访、心理辅导等等繁重的工作,但是他做得远远不止这些,他同时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困难,能给予什么帮助。2013813,他得知太山庙镇胭脂村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因特殊情况未及时缴费参保,使他在达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时不能领取养老保险。他立刻联合镇综治办将张某的特殊困难向镇党委、政府反映,极力争取张某的养老保险。考虑到宁陕县在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时,张某还在监狱服刑的特殊情况,镇党委、政府协调民政所为张某补缴了1300元费用,镇社保所及时将张某的参保资料上报县养老经办中心。1015,矫正对象张某顺利领到了迟来的养老保险金,为他日后的生活多了一份保障。截至目前,太山庙的所有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重新犯罪。

    他常说普法重点在农村、在学校。出生农村的他不怕苦、不怕脏,经常乘着人们春播秋收的时候来到田间地头,发放普法书籍,讲述法律小故事。一位村民笑着对他说:“你们太周到了,就差没送媳妇了”。为了学生更乐于接受法律知识,他围绕学生生活创作了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上学歌》、普法《三字经》、花鼓戏唱宪法等等。

    普法《三字经》、《上学歌》、八千举措唱和谐、我是人民调解员规范调解为人民、撑起“3.15<消法>晴雨伞、宁陕"六.五"普法放歌、花鼓戏唱宪法、花鼓唱词公众安全达目标、花鼓词创新管理“61、太山庙镇的连心工程顺口溜、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若干问题研究……,这只是他创作的一部分,工作30余载,他创作了100余篇。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一项工作做完以后他都用三字经、顺口溜、诗歌、调研文章等形式总结提炼出来,这些作品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更易于农民兄弟姐妹们学习领会。

    他说从自己第一天参加司法行政工作就告诉自己,他不再是一名法律专科生,而是农村的一名法律宣传员,是村民的一个学习法律的新邻居,竭力化解每一起矛盾,看到矛盾化解,当事人握手言和是他最大的欣慰。

    再过5年他就退休了,他说退休后他要当一名义务普法员,义务为社区居民普法;当一名社区调解员,参与社区矛盾的化解,为创建全省乃至全国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努力。

    工作31年,从事司法行政工作21载,把青春献给了农村,献给了他热爱的司法行政工作,他没有迟疑,没有抱怨,没有索取,有的是无悔的付出与耕耘。

田启超同志,向您致敬!愿您平安,就如你一直所坚守的那样,为了一方平安。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