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后柳镇将“司法为民”的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结合党员干部“三下”活动,“眼睛向下关注民生、人往下走和群众打成一片、工作下沉夯实基层治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眼睛向下,关注民生调解为民需
“幸亏你们,不然我都不知道我该投奔谁去,差点都没人管我这个老婆子!”金齐村的朱老婆婆拉着调解员的手激动地说。
寡居的朱老婆婆年老体衰,虽然有五个儿女,但他们互相推诿,都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没有经济来源的老人生活陷入困境。该村的法律顾问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与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反复开展思想工作。最终,儿女们同意将老人送到辖区敬老院生活,并共同承担赡养义务及相关费用。
通过派出的法律顾问,定期主动走访,后柳镇司法所切实了解群众诉求和愿望,主动化解民怨,同时协助村(社区)书记积极开展民情三本账工作。截至目前,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余起,其中重大疑难纠纷10余起,有效的维护了当地和谐稳定。
人往下走,到群众中宣传答民惑
2019年是“七五”普法纵深推进之年,后柳镇通过集中宣讲、文艺汇演、走村入户、发放彩页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把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你好,请问你是司法所的小张么?我想咨询一个事情。”司法所干部小张的手机里传来群众的声音。
“您好,有什么事您请说!”小张一边应答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起来。
原来,村民谢某在外务工时贷款五万元,但其中有三万元给了担保人,现在到了还款期,担保人却不再和他联系。隔着手机屏幕,小张都能感受到当事人的焦急。随后,小张向谢某解释了还款义务和责任,建议他们先自行协商,同时也要准备好相关物证及人证,做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准备。
村民们逐渐懂法,学会用法,当他们遇到不明白的法律问题,就会主动与司法所联系,寻求帮助。今年以来,司法所共接待法律咨询100余起,到村举办法律讲座6场次,发放相关宣传彩页5000余份。
工作下沉,夯实基层治理解民忧
法律援助是一项惠民暖民利民政策。过去,很多老百姓认为打官司请律师的费用太贵,自己无力负担,因此错失了自我维权的最佳时机。近年来,后柳镇司法所在日常法治宣传工作中,把宣传法律援助政策列为重中之重,引导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在维权时,积极申请法律援助。
年初,贫困户曹某因工受伤,雇主刘某拒绝支付相关赔偿,双方矛盾一度激化。后柳镇司法所的干部得知此情况后,主动及时介入,积极以人民调解的方式为曹某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司法干部的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最终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双方握手言和。
后柳镇司法所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截至目前,已为当地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起,引导群众到县司法局申请判决形式的法律援助3起,成功挽回40万元左右经济损失,极大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