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全市政法工作会、全市司法行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旬阳县司法行政队伍人民群众满意度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司法行政系统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被市委政法委授予“全市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被市司法局授予“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创新立体普法,提档升级呈现“新亮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法律六进”“板块式普法”,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创新丰富宣传载体,在电视台开办普法栏目,开通法律咨询服务热线、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创作《公公的遗嘱》和《良知》法治微电影并在相关媒体播出,大型法治民歌剧《村官巧断家务事》在全市巡演51场次,并打磨升级,力争推荐到司法部,成为全国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积极筹建“旬阳县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促进普法教育提档升级,经过前期规划、审批、招投标等准备工作,2019年3月份正式启动工程建设,预计投资200余万元,建成240平方米全省一流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创新人民调解,三力联调成年度“重头戏”。建立县人民调解协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医患纠纷等1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成326个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调解组织网络全域覆盖;完善人民调解“以案定补”长效机制,招录专职人民调解信息员23名,全年兑付“以案定补”资金55.27万元;创新实施“三力联调”乡村调解新模式,构建县镇村“三级书记”抓调解新工作机制,2018年,全县共调解矛盾纠纷2727件,涉及金额1.3亿元,妥善化解多年疑难纠纷积案130多件,全县治安、信访案件大幅下降。“三力联调”创新经验先后被《长安》《法制日报》《陕西日报》等刊物报道,省委政法委书记庄长兴作出批示推广“旬阳模式”人民调解工作经验。
创新智能监管,社区矫正实现“三合一”。积极创建“社区矫正中心示范县”,建成450平方米的县级“社区矫正中心”,落实副科单位,编制6人,实现阵地规范化、人员专职化、设备专业化;定期会同检察院对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走进安康监狱、旬阳县看守所等地接受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其遵纪守法,改过自新;创新建立“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身份证验证”三合一监管系统,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有效精准管控。2018年,全县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54人,解除362人,全部实现了“零事故”“零犯罪”。
创新法律服务,发挥资源优势“惠民生”。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城祝尔慷大道建成“旬阳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全县21个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306个村(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选聘专兼职法律顾问;建立完善热线咨询、预约、受理、指派、办理“一条龙式”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切实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8年共办理法律服务案件698件、服务事项800余件,办理公证案件590件,实施法律援助案件425件。
创新合力摸排,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零容忍”。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线索摸排、收集、研判、上报、保密制度;充分利用户外显示屏、法治宣传车等滚动播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片、音频,发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资料5万余份,制作横幅20余条,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攻势;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专项活动,对全县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人员进行摸排、甄别、研判,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知去向”;指导律师依法开展涉黑涉恶案件的刑事辩护工作,有力地促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