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陕县司法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管新模式,进一步加大社区矫正“五化一保障”工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三大”活动(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扫黑除恶、档案和台账规范化建设),紧紧维
绕把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好、教育好、改造好三个关键环节,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实现了重新犯罪率为“0”的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平安宁陕、法治宁陕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强化服刑人员人身保障。宁陕县司法局为在矫社区服刑人员购买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附加意外医疗保险。投保对象为在矫的社区服刑人员,每人保费98元,保险期一年。有了这份保险,给社区服刑人员一个“定心丸”,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基层司法所日常监管筑牢了“安全防线”,深受社区服刑人员的欢迎和支持,为社区矫正人员购买保险属全省首创。
创新服刑人员管理方法。我局在实践中探索出“12345”工作模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即:“一包”,一名矫正对象成立一个矫正小组,制定一套矫正方案,实行一包到底(直到解除矫正);“两接”,对判处管制、缓刑社区矫正人员接收和假释类服刑人员出监“必接必送”,增强交接的严密性;“三见”,第一时间要与矫正对象见面,与矫正对象家庭成员见面,与矫正小组成员见面。全面落实日定位、周闻声、月见人、季考核、定期走访和集中学习、集中劳动等管理制度,对所有在矫人员全部纳入严管。“四防”,对社区矫正人员防止脱管漏管,防止离境外出打工,防止外出不履行请假手续,确保市局“双严”管控行动措施到位,防止重新违法犯罪。“五知”,知道矫正人员住所,知道其家庭成员结构,知道每周做什么,知道其家庭经济状况,知道经常与那些人接触。
加大服刑人员智能化监管。在全省首个建立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身份证验证”三合一系统,该系统共投入了22万元,为全县11个镇司法所配备了三合一设备及设备系统控制软件。该系统和设备的运用对社区矫正对象在日常管理中的报到、思想汇报、公益劳动、集中学习均可在该系统签到验证,可以杜绝顶替报到、一次报到多次签名、管理人员“代报到”等虚假现象,为警告、提请收监、投诉维权、工作监督等提供了有力依据,与此同时,对服刑人员进行了北斗卫星、电子手环,24小时定位监控,定位率保持在95%以上,位居安康市前列,有效的扼制了社区服刑人员人机分离现象,震慑了社区服刑人员 。
诚邀人大代表参与审前评估。为体现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客观公正,主动邀请被告人居住地县、镇人大代表参与社区矫正审前评估工作,人大代表参与社区矫正审前评估,不仅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又见证了法律的正确实施,对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审前评估、创新监督管理机制也是一次创新尝试,彰显了司法公正,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开通视屏远程探视系统。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开通了监狱罪犯与家属视屏远程探视系统,实现了家属与监狱罪犯面对面沟通交流,县远程探视系统的成功开通后,为服刑人员家属、社会组织和司法行政部门提供了‘一站式’、‘面对面’的远程视频探视和帮教平台,实现了提升教育改造质量和贴近服务人民群众的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