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白河县以法治白河建设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不断创新措施,狠抓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了市委“七五”普法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一是组织推动标准高。把“七五”普法纳入到全县“十三五”规划,高规格召开全县“六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七五”普法动员部署会议,印发“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对“七五”普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规划部署。每年初,制定普法工作要点和年度计划,细化分解普法任务,夯实了各单位普法责任。同时,县政府全面落实普法工作专项宣传经费,县考核委员会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红皮书”,且逐年加大普法工作在考核中的比分和权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
二是重点引领抓的准。把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广大群众作为“七五”普法的重点,不断强化载体,健全措施,增强实效。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深入推进领导干部集体学法,落实中心组学法等制度。以推进国家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培训、举办法治大讲坛、在线考试、宪法宣誓为载体,确保国家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化、常态化。以法律进校园为载体,全面推进全县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配强法治副校长,广泛开展法治报告会、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治教育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全面增强了青少年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社区进楼院、法律进企业活动,通过搭设咨询台、印发宣传手册、开展法治文艺巡演、组织农民法律大讲堂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三是社会各界齐发力。县人大坚持依法监督,切实加大对普法工作督导检查。县公安局、市场监管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司法及行政执法部门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治教育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县纪委监委建设廉政文化长廊,举办监察法讲座、党内法规集中培训活动。县委宣传部、司法局将宪法宣传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县公安局、人民银行深入社会、学校宣传防范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常识。县法院、检察院举行员额法官、检察官集体向宪法宣誓活动。县教体局广泛开展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月、宣传周和法治报告会活动。各镇、各行业、各领域按照依法治县办要求,重点围绕新修订《宪法》扫黑除恶、环境整治等内容,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是宣传形式载体新。积极探索普法工作有效路径,创新推出“线上+线下”、“传统+新媒体”、互联网+法治宣传等多元化宣传形式,全力打造普法宣传品牌。线下宣传,先后组织开展法治文化 “三下乡”活动,法治民歌剧《村官巧断家务事》演出活动,县直19个部门集中开展法律宣传等活动124场次,利用LED显示屏推送信息2.53万条,建立法治宣传栏600余个,编印法律知识资料5.3万份。线上宣传,开通“法治白河”公众号,累计推送信息1400余条,发送手机短信2.1万条。在司法局网站开通普法专栏,定期更新法治时讯、法规速递、以案释法等内容,开展“菜单式”普法,让广大群众在指尖上接受法治熏陶。
五是法治文化氛围浓。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契机,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推动法治文化在公共领域的延伸覆盖,建成了狮子山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社区、东坡路法治文化一条街,已成为市民学法的重要载体。在中心城区和重点集镇突出法治主题,融入法律元素,建成了法治文化街、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等170余处,全县法治文化氛围浓厚。同时,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法治校园等系列创建活动。2016年以来,先后有卡子镇陈庄村、河街社区等32个村、6个社区、8个企业获得“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市诚信守法企业称号”。目前,我县着力打造的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中。
六是法律服务获肯定。在普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开展法治服务保障工作。建成了白河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通“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基层群众享受法律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优化办事流程,增强了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支持和认可。2016年以来,累计办理援助案件1178起,有效解决了群众“打不起官司”的问题。县司法局先后荣获“全省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全省法律援助质量抽查先进单位”称号。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县配备村(社区)法律顾问31名,并建立健全了人员、经费保障制度,法律服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