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可是石泉某村一对夫妻的遭遇却没有这样好,因出门打工委托邻居照看房屋和土地,谁知夫妻俩10年后回家,房屋破败不堪不说,耐以生存的土地竟然被邻居占用,在要求返还时不仅遭到拒绝,还受到恶言相向。
这事情还得从2007年说起,村民杨某夫妇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出门打工,临走前将房屋委托邻居孙某照看,还将门前两块承包地口头约定给孙某耕种,谁知这一去就是10年时间,2017年9月,夫妻俩想回乡种地生活,于是回到石泉老家。
回家后才知道,孙某根本没有帮他们打理房屋,已经形成危房不能住人,而且在秋播的时候,杨某夫妻种油菜时遭到孙某阻拦,说这块地是他的,其他人没有权力耕种。看着有恃无恐的孙某,杨某两口子傻了眼。于是质问孙某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在自家地里耕种,孙某称自己这几年翻新平整土地花费了不少钱,如果杨某想耕种的话必须进行补偿。
杨某夫妻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跟孙某吵闹,而是找到了村委会想问个究竟,根据村委会查找到土地在确权时仍然在杨某名下,并没有过户到孙某户头,而且确权时因为找不到杨某本人,由村上确权小组签字认可,因为当时这块土地孙某在耕种,加上孙某自称和杨某交好,土地房屋暂时由他打理,所以将土地确权证书、承包经营证书等由孙某领回保管,但土地确属杨某所有。
村委会对杨某进行安抚,并承诺择日进行调解处理。2018年1月,双方当事人终于走在一起,一开始孙某声称土地是杨某赠予自己耕作,而且在10年时间里,多次进行翻新平整,如果没有自己辛勤耕作,这两块土地早已撂荒,复耕后恢复产量也要支付更多投入,即便杨某收回土地,也应该给予自己一定补偿。
而杨某也毫不示弱,称自己无偿将土地给孙某耕种,还没有收租赁费用的,现在孙某向据为己有,已经违反相关法律,如孙某坚持不将土地交回,自己将采取法律手段追回。同时撂下狠话,如孙某仍然强行耕种,将和孙某拼命。
见双方剑拔弩张,村调解员一边安抚,一边告诫双方要珍惜多年延续的乡里乡情,不能因为过度的利益争执而伤了和气。同时指出,双方为此事长时间争执不下,都付出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多重损失,应该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办法,“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能意气用事。
在分别与两人工作中,调解员针对杨某的诉求,肯定了其土地权属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承诺会尽最大努力解决其“心病”,同时也强调了孙某的“苦劳”,这十余年来,如若没有孙某的辛勤耕作,这两块土地早已撂荒,复耕后恢复产量也要支付更多投入,而且在耕种期间,孙某也花费了一定费用,即便杨某收回土地,从情理上讲,给予孙某一定的经济补偿也是应该的。杨某接受了调解员的建议。
在与孙某的沟通中,由于其情绪激动,调解员一方面努力做好安抚工作,稳定孙某情绪,指出杨某愿意对孙某耕种土地的投入给予合理补偿,尽力缓和邻里关系的诚意。另一方面向孙某讲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杨某拥有该土地具有充分的法律事实依据,孙某如果继续固执己见,在法律上不但得不到支持,而且还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利益损耗,徒劳无益,只能通过协商获得合理解决办法。孙某认真地思考了调解员建议,终于同意在获得合理补偿的前提下,解决与杨某的纠纷。
调解员见条件成熟,立即召集双方就经济补偿等焦点问题进行调解,由于前期说理促和工作做得到位,双方很快达成了土地返还及补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