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司法局 > 司法行政工作 > 基层传真 > 正文内容

旬阳县认真谋划高点起步争创“七五”普法新辉煌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26 02:52
分享到:

 旬阳县在获得“六五”普法全国先进县的殊荣后,面对新形势,认真谋划,高点起步,细化措施,力争在“七五”普法工作中再有新作为。

 一是抓住两个“牛鼻子”。一方面将普法纳入考核。县镇将普法依法治理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实现普法任务由“软任务”向“硬指标”的重大转变。落实执法部门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主体责任制,做到普法工作与执法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另一方面将普法与干部评先创优、晋升晋级相挂钩。在任命干部以及评先创优时,法律知识考试为必备程序,从而倒逼干部学法懂法。

    二是突出两个“重点”。按照“七五”普法要求,一方面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继续坚持并完善党委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国家公职人员学法制度,开展学法考试,将法治文化大讲堂纳入“太极城文化大讲堂”之中,邀请专家来旬阳讲法。继续坚持“一月一学法”制度,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切实加强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在全县中小学开设法治课,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利用好学校已有的法治书画长廊、漫画墙、图书室等,广泛开展校园法治短剧、法治小报制作、法治漫画比赛等校园法治文化活动。

  三是围绕两个“中心”。一方面大力开展“法律扶贫”工作,组织广大司法行政干警、执业律师与63个脱贫重点村(社区)签订了法律顾问服务协议,为村(社区)管理提供法律意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定期组织法律体检、参与人民调解、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治宣传。将脱贫重点村的贫困户纳入到法律援助范围,开通贫困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另一方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好党章党规宣传。发挥司法行政的普法优势,在网站、报纸、电视、手机等载体开设专栏,宣传党章党规党纪。

    四是搞好两个“结合”。一方面法治宣传与德治宣传相结合,组织社会贤达、社区德高望重的人组成道德评议委员会,以传统的道德准则和公序良俗评判和弘扬真善美,树立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让的道德观念。通过道德讲堂、道德文化一条街等为阵地,提升全体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法治宣传与自治宣传相结合。强化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决策制度,切实完善“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小区公约”等自治规章制度,在自治制度框架内,做到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五是运用两个“载体”。一方面运用好法治文化这个载体。在法治文艺节目要有新突破,打造一台高质量的舞台剧。充分挖掘村(社区)的民间文化资源,鼓励镇、村(社区)现有业余演出队自编自导自演法治文艺节目。提升县城法治文化广场、21个镇法治文化一条街层次。将法治文化建设与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相结合,在单位设立法治宣传橱窗,悬挂法律格言警句,开展学法演讲赛,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书画展览等,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运用好新媒体这个载体。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创作播出法治微电影、法治动漫等,尤其要在“法治旬阳”微信上下足功夫,重点协助办好“讲理说法”电视专题节目,提升了普法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六是实现两个“转变”。一方面从普法工作要求向受众需求转变。围绕政府或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变“我宣讲什么,群众就学什么”为“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宣讲什么”。今年起,该县分别针对20个重点项目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从教育宣传式向引导宣传式转变。将深奥的法律知识转变为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讲解,积极推行以案说法,尤其在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巡回办案过程中,将法律问题讲深讲透,确保其在纠纷发生时总能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在通过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群众的法律认知水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