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9点,紫阳县城关镇居民张某来到当地县“诉调对接”工作室,将一面绣着“为民解忧 优质服务”的锦旗双手送到调解员刘天龙手中,并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就在20天前,困扰她长达1年多时间的一件民间借贷纠纷在这里得到妥善解决。
2014年4月,张某借给好友樊某10万元现金,樊某承诺一年内还清本息。然而一年期满后,樊某一直以工程款未到位为由不还。无奈之下,张某于今年4月26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为这是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建议双方进行诉前调解,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委托县“诉调对接”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经过工作人员的多次耐心调解,5月26日,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我和樊某本原本就是好朋友,打官司要债实属无奈,通过调解,心平气和地化解这起纠纷,避免了以后见面的尴尬,这是我们都期望看到的结局 !”张某说。
为给群众提供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今年4月,县法院和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了“诉调对接”机制,并成立了专门工作室,旨在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行政机关、调解组织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协调的衔接,使矛盾纠纷在进入法定诉讼程序之前,先通过诉前调解的“缓冲地带”。据悉,选择诉前调解不用交纳任何费用,调解+司法确认一般55天即可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程序的限制,便民、灵活性高,有利于双方矛盾的弥合,和睦解决矛盾纠纷。至目前,全县已通过“诉调对接”成功调解22起矛盾纠纷,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