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石泉县公安局坚持以依法行政工作为主线,以创新行政执法理念为先导,以全面提升执法公信力为目标,扎实推进法治石泉、法治公安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全面加强领导推动依法行政工作。石泉县公安局党委对执法规范化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制定出台《石泉县公安局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意见》,为该局未来三年执法规范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县局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加强执法保障工作,推动建成全市首个公检法涉案财物一体化管理中心,完成了对10个派出所办案场所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新建完成了2个派出所的办案场所建设;局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案件研讨会、公检联席会,研究解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和疑难复杂案件;局党委数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研究解决执法人员配备、装备保障等瓶颈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良性发展。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阳光警务,全面开展行政执法公示。全力推进办事执行公开,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全力推进办事标准公开,编制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完善“一门一站式”服务群众机制,依托民生警务平台,把15类423项业务整体“打包”上网。元至12月共接待群众48000余人次,办理各类业务41000余项,受理代办领办服务400余人次;借助省公安厅阳光警务执法公开系统推送公开警情9197起,公开行政处罚决定230份,应当公开率到达了100%。二是闭环管理,全面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建立全局执法音视频管理平台,对执法活动进行信息化记录和动态管理,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三是强化保障,全面深化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巡驻法制”工作机制,为16个所队配备23名法制员,严格落实规范执法“四个必须”、“三个当场”,坚决做到“一案一审一评”,建立健全重大执法事项法制部门合法性评估机制,完善案件审核制度,定期召开执法管理委员会,严格落实行政案件“五级审核”制度,确保案件办理合法合规。
全面推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一是抓思维转变,让民警“愿执法愿普法”。把“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把执法普法工作纳入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促使大家执法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二是抓素质培训,让民警“会执法会普法”。通过开设网上学法园地、以案释法、开展情景化培训、强化新法专题培训,分5期对200人次进行了现场取证、法庭质证、非法证据排除“三证”培训,案件办理、应急处突、武器警械使用“三项”训练,敏感案事件处置、案件审核、法制员素质“三专”指导,执法主体能力素质全面提升。三是抓公开约束,让民警“敢执法敢普法”。用好微信、微博、抖音、手机短信、LED屏幕等宣传载体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加大法治工作宣传力度。结合“三下”、“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主题活动,建立了执法监督回访制度,通过深入社区直接回访的形式,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行政管理相对人、涉法信访人、投诉人进行回访,了解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是否说清了事理、说透了法理、说明了情理,以回访监督倒逼执法普法工作的长效开展。
全面推进执法规范的标准化管理。围绕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紧密结合该局实际健全执法标准。一是健全执法执勤行为规范标准。修订、完善涵盖巡逻执勤、接警处警、现场勘验、受案立案、行政机关移送案件、网上办案等各环节的执法执勤行为规范标准体系。二是健全常见治安刑事案件证据规格标准。重点对我县常见治安、刑事案件质量进行分析,梳理近年来治安、刑事案件证据收集、审查判断方面的难点与问题,制定故意伤害、盗窃、诈骗、危险驾驶、扰乱单位秩序、殴打他人、阻碍执法、吸食毒品、赌博等常见治安、刑事案件证据规格标准。三是健全行政案件自由裁量标准。重点清理、修订和完善公安机关涉及黄赌毒、盗抢骗、故意伤害、易制毒、枪爆危化品、行业场所管理、道路交通违法等常见行政案件的裁量指导意见,规范办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