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司法局 > 司法行政工作 > 基层传真 > 正文内容

司法为民倾真情 动情晓礼促调解

作者:王开弟 发布时间:2019-11-22 09:20
分享到:

汉滨区关庙镇位于汉滨区中东部、汉江北岸,与安康中心城区隔江相望,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全镇总面积101.15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260个村(居)民小组,12000余户,常住人口4.78万人,流动人口逾3万人,人口基数比较大,辖区内矛盾纠纷多发频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矛盾纠纷也随之进入凸显期,呈现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各类复杂化的特点,一旦处置不当,就会引起不良社会影响。

2019年9月,关庙镇金星村2组黄某莲的母亲去世后其名下的自留地及三间砖木结构民用房、两间拖檐板房却成了姐弟俩反目成仇的导火索。黄某莲与王某金是亲姐弟关系,其父亲去世较早,母亲徐某芝在世时由姐弟俩共同赡养,按照当时协议财产姐弟各得一半。王某金认为自己是儿子理应继承父母全部遗产,黄某莲认为母亲生前自己尽心赡养并且签订有协议,遗产各得一半,双方僵持都不让步。村委会多次出面协调无果后,姐弟俩来到镇司法所请求调解。所长王开弟考虑到该案属于家庭纠纷,处理不好会影响姐弟俩的感情,决定先入村走访调查,了解此纠纷的前因后果和两人的为人处事情况,在查看相关的协议后,召集姐弟俩进行调解,刚进行调解时,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不时以伤人的语言攻击对方。调解员采取以情说理的方式,让现场的气氛先缓和起来,经过调解员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解、开导,姐弟俩最终握手和言,弟弟向姐姐承认了错误并赔礼道歉,姐姐将原本归自己的那一份遗产全部让给弟弟,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双方现场签订协议。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关庙司法所却用实际行动成功地化解了一对姐弟矛盾纠纷,让他们重拾亲情。

所长王开弟带领工作人员调解工亡赔偿事宜

2019年109日,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工亡赔偿纠纷。事件起因:97日晚,邱某在江苏省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班时间后不幸意外死亡于工地(该工地在关庙镇辖区内),经公安机关鉴定“人为所致、排查他杀”。死者上有年迈的两老,下有四个还在上学的孩子,他是家里的顶梁支柱。因死者家属要求赔偿金额巨大,始终与该公司无法达成协议,导致矛盾纠纷进一步恶化,死者妻子陈某纠集20余人到该工地阻工,围堵公司大门。该公司申请关庙司法所进行调解。司法所受理后立即奔赴现场,与死者家属代表沟通,平息死者家属情绪,与派出所民警取得联系,了解并核实事故情况,询问当事双方意见和要求。所长王开弟多次对当事双方就劳动关系、赔偿责任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工亡赔偿方案提出法律意见。因赔偿金额较大,当事各方几经争议反复,在调解人员的不懈工作与说服下,死者家属与该公司最终达成总额为130万元的一次性工亡赔偿方案,并在司法所工作人员见证下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这起历时一个月的工亡赔偿纠纷圆满化解。

司法所工作人员研究制定矛盾纠纷调解方案

在汉滨区司法局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关庙司法所认真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坚持小纠纷不过夜,大纠纷及时处理。所长王开弟带领全所工作人员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式下人民调解工作的内在运行规律和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融“情、理、法”于一身的优势,对已经处理的纠纷建立回访制度等防范措施,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完善制度。

    一年来司法所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24起,调处124起,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122起,调处成功率达98%,确保了辖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有力的推进了平安法治关庙建设,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
打印 关闭